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水资源保护与污水治理双线并进循环利用成破局关键 时间:2025-11-05   访问量:0

     水利部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但用水总量仍达5928.0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平衡仍需精细管控。生态环境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89.0%,但总磷、化学需氧量等指标仍为主要超标项,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成为水资源安全保护的核心抓手。


水资源保护


    城市污水治理:规模与效能双提升

    超大城市污水处理正迈向“生态化、智能化”转型。武汉某污水处理厂作为长江大保护标志性项目,日处理能力达80万吨,服务240万人口,通过全地下式设计实现地表还绿于民,配套的23.73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年发电量约2200万度,满足厂区20%用电需求,每年减少碳排放4.6万吨。其采用的改良AAO+MBR双工艺,让出水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年提供再生水约1000万吨,用于市政绿化和工业冷却。

    中小城市治理同样成效显著。福州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采用“混凝沉淀+AAO生化+紫外消毒”组合工艺,日处理能力达1万吨,出水稳定满足一级A标准,为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筑牢水环境屏障。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98.69%,县城达97.66%,规模化治理体系基本成型。

    农村治理:因地制宜破解“建管难”

    针对农村污水“散、量小、难运维”痛点,多地探索出可持续模式。四川巴中市推行“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单户三格式化粪池+小三园自用”“集中处理+农田灌溉”的阶梯利用体系,全市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80%,行政村有效治理占比69.8%。该模式户均建设成本仅2500元,通过“四个一点”保障机制,实现低成本可持续运维,群众满意度超95%。


水资源保护


    海南三亚则通过“投建管养一体化”改革,对409个自然村实施“一村一策”治理,将部分处理设施降标至农业灌溉标准,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解决农作物灌溉缺水问题。截至2024年,全国乡镇污水处理率达67.71%,但乡级处理率仅33.37%,城乡治理差距仍待缩小。

    工业循环:污水资源化显经济效益

    工业领域的节水减排为水资源保护注入新动能。安徽某纺织工业园通过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建设日处理4万吨的再生水厂,采用“气浮+厌氧+好氧”深度处理工艺,实现工业废水100%回用。项目实施后,企业日用水量从1.48万立方米降至0.08万立方米,年节水量406万立方米,节约水费1218万元,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当前,全国非常规水源供水量已达251.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3%,较2023年增加39.3亿立方米。但总磷超标、区域治理不平衡等问题仍存,污水资源化潜力尚未充分释放。随着“十四五”水资源保护规划深入实施,城乡协同治理、技术创新赋能、市场化机制完善将成为破解水资源安全难题的关键,推动水资源保护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循环利用”全面转型。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