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聚焦水资源现状:保护与挑战并存 时间:2025-07-10   访问量:0

    在当今社会,水资源安全保护及污水处理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议题。我国水资源状况复杂,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在保护与治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jiance1.jpg


    从水资源分布来看,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如华北地区,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用水量大,长期依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不过,通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介绍,与2015年相比,当前全国地下水超采量减少31.9%,超采区面积减少6.8%。其中,华北地区成效显著,超采量较2015年减少85.8%,超采区面积减少32.8%,京津冀治理区浅层地下水位回升3.19米、深层地下水位回升8.46米。

    在污水处理领域,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以重庆市为例,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近日通水进入运行期。该工程位于南岸区鸡冠石镇下窑村,作为重庆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扩建规模40万m³/d(立方米/天),水质执行国家一级A标准。通水试运行后,鸡冠石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到120万m³/d(立方米/天),位居西部第一、全国前五。这不仅增强了沙坪坝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中区生活污水处理保障能力,还有力改善了中心城区水环境质量,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提供有力支撑,有效缓解了渝中区太平门雨季污水溢流问题。


聚焦水资源现状:保护与挑战并存


    然而,并非所有污水处理项目都进展顺利。盐城市大丰区静脉产业园的污水处理厂就面临困境。该污水处理厂由民营企业家徐先生经招商引资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2021年底建成,2022年4月通过环保验收并取得排污许可证。但建成后几乎“滴水未进”,园区污水去向成谜。据了解,园区内有十几家企业从事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再利用等,会产生污水。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调查发现,园区11家企业中,5家企业污水回用,2家建成未投产,2家停产,仅2家企业每天产生约30吨污水,通过槽罐车运到周边污水处理厂处理。对于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即荒废的情况,当地表示是因园区污水量有限,达不到生产条件,当初是“超前建设”。目前,针对该污水处理厂的投资运营、补贴兑现等问题,徐先生正在与当地政府打官司。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各地同样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贵州省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上多点发力,成果显著。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地处喀斯特地貌区,过去村民用水极度缺乏,20世纪50年代群众开凿“绝壁天渠”引水解困。2024年,七星关区启动宋官灌区项目对天渠支系进行除险加固,如今村民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巡护天渠。贵阳市对贯城河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和河道治理,完善污水管网基础设施,实施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使贯城河水质稳定达到Ⅳ类及以上标准。乌江流域遵义市播州区段通过治理34号泉眼污染、取缔网箱养殖等措施,让乌江复清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投入资金建设农村供水项目,改善了众多居民的供水条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贵州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已达93.3%。2024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公布,贵州省考核等级为优秀,连续4年获此殊荣。


聚焦水资源现状:保护与挑战并存


    为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作出24项安排部署。水利部副部长陈敏表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江河源头到河口、水域和陆域,保护水土资源、河湖功能、生物多样性,提升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完善防洪减灾、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中科蔚蓝提示您:水资源安全保护及污水处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既要看到在治理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如各地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资源保护措施实施等方面的积极成果;也要正视面临的问题,如部分地区污水处理厂运营困境、水资源分布不均及短缺等。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科学规划污水处理项目、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