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水资源安全与污水处理:现状、挑战与突破 时间:2025-07-25   访问量:0


    近日,水利部发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1123.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2.7%。尽管总量可观,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等问题依然严峻,水资源安全保护及污水处理工作刻不容缓。


水资源保护


    我国水资源在地域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态势。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而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比达63.5%,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在时间分配上,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这种时空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用水紧张,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水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部分主要河流有机污染严重,且呈扩大趋势,水源污染日益突出。许多大型淡水湖泊处于富营养状态,水质较差。同时,全国多数城市的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指标超标。

    面对如此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污水处理作为改善水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在污水处理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以沧州市运东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自2004年投运,设计规模为10万立方米/日。通过持续优化工艺流程,增加生物填料+V型滤池深度处理工艺、生化系统增设BBR生物转盘工艺等,大幅提升了污水处理标准,其出水水质中COD、氨氮等主要污染物含量远低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在污泥处理上,采用一体化污泥深度脱水系统技术+污泥机械干化工艺、草木灰干化技术等,不仅降低了万吨污水产泥量,还将污泥含水率降至40%左右,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可直接作为燃料与煤掺烧发电。此外,该厂还积极推动再生水(中水)回用,建设再生水泵房,铺设长达62.4公里的再生水管道,年利用中水达487万吨。


水资源保护


    在设备更新改造方面,运东污水处理厂将5台耗能较高的280KW罗茨风机,改造为不同功率的节能空气悬浮风机,并配置三种不同功率的节能鼓风机,根据水量、水质季节性变化及氧化沟状况,优化出7种运行搭配模式,实现按需曝气,提高了风量利用率。同时,采用永磁高效内回流泵和永磁同步驱动潜水搅拌器,替换原有设备,有效降低了能耗。经测算,设备节能改造与数智精准管控相结合,年节约电量可观。

    在数智化管理方面,运东污水处理厂实施碳源和除磷剂精准投加、硝氮仪与在线采样预处理等系统智能化改造,利用便携式快速水质分析仪,实现对生化池多个工艺段不同点位的同时检测,协助人工快速调整工艺参数,精准控制出水硝氮和氨氮浓度。这一举措不仅年节省大量药剂量,降低了药剂费用,还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此外,该厂还推广“光伏+水务模式”,建设光伏发电项目,上网容量约为1.2MW。运行期间,年平均发电量约123万度,全部用于污水处理设施用电,占全部用电量的12%左右,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运东污水处理厂的成功实践,为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行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污水处理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污水处理厂设备老化、技术落后,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一些地区由于资金短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管网覆盖率低;同时,公众对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处理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水资源保护


    为应对这些挑战,保障水资源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力度;企业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社会公众应增强水资源保护意识,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行动。

   中科蔚蓝提醒您: 水资源安全保护及污水处理工作任重道远。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才能有效改善水资源状况,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