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已成为关乎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我国作为水资源分布不均且人均水资源量相对匮乏的国家,在这两个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水资源现状:形势严峻,挑战重重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部分地区缺水问题尤为突出。以聊城冠县为例,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4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15。长期以来,为满足工农业用水需求,冠县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大面积漏斗区出现。榆林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722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与此同时,水污染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局势。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使得许多河流、湖泊水质恶化。曾经,贾鲁河郑州段在城市化进程中饱受摧残,河道两侧违章建筑林立,生活垃圾堆积如山,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导致河道萎缩,生态环境急剧衰退。
污水处理:积极行动,成效初显
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各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在污水处理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中水回用方面,不少地区进行了成功实践。冠县率先在聊城打造了首个中水回用项目“冠县工业用水厂”。该项目投资1.4亿元,于2021年4月开工建设,2023年3月投产运营,设计日处理规模7万立方米。来自冠县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中水,经过“混合-絮凝-沉淀+煤砂过滤+消毒+清水池”等组合水处理工艺,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成为可“媲美”地下水的工业用水,为企业开辟了“第二水源地”。目前,该项目每年中水回用量约1280万立方米,不仅有效解决了漏斗区地下水压采问题,减轻了城市供水压力,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用水成本。
一些企业也在污水处理上加大投入,实现了废水零排放的目标。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距头屯河畔仅数公里,作为“用水大户”,其用水效率与污水处理水平备受关注。八钢集团修建了集中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6万立方米,采用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水回用工艺,将厂区废水全部转化为中水,回用于厂区生产及绿化用水,实现了废水零排放。此外,该企业还积极消纳当地城镇生活区冬季中水,为解决城市污水排放问题贡献了力量。近年来,八钢集团吨钢耗新水量逐年下降,从2022年的4.10立方米/吨钢降至2024年的3.17立方米/吨钢,今年年底有望降至3以下,工业用水利用率显著提升。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也在各地广泛开展。榆林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自2021年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日均处理污水超过5万立方米。为保证出水质量,该厂进行了两次提标改造,将原有高效混凝沉淀池升级为磁混凝沉淀池,并新建深床反硝化脱氮滤池,目前出水质量稳定达到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A类标准。处理后的部分生活污水转化为生态用水流入城市,用于城市绿化、工业冷却和农业灌溉等,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保护:多方发力,守护碧水蓝天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各地从源头管控、生态修复、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努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
化德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强化水资源管理。全面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同时强化工业用水政策约束,降低生活用水漏失率,并积极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超采区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地下水水位连续21个月同比回升。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厂的达标监管和在线监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65.5%。此外,还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
郑州市为保护贾鲁河,出台并修订了《贾鲁河保护条例》,与开封、许昌、周口等地协同合作,协商解决流域水生态保护、水资源调度和配置等重大事件。同时,建立生态环境、资源、水文、气象、自然灾害等监测网络和信息共享系统。在截污治污方面,郑州市在贾鲁河两岸铺设截污管网110多公里,建设多座配套污水处理厂,实现了沿岸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此外,建成环城生态水系循环工程,实现一水多用、循环利用,打造了水清、河畅、城美的生态环境。如今,贾鲁河水质常年保持在Ⅳ类以上,其中中牟陈桥国控断面水质由“十二五”末的劣Ⅴ类改善至Ⅳ类,2024年达到Ⅲ类,流域内各种鸟类达200多种,成为市民亲水近水的好去处。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任重道远
尽管在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持续创新与努力。一方面,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对污水处理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增加水资源管理的难度。
未来,各地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升级,提高中水回用率和污水资源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协作与联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调配与合理利用。此外,还需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
中科蔚蓝提醒您: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携手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