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但万元GDP用水量同比下降4.4%的背后,折射出我国水资源治理正从"总量保障"向"质量效益"转型。在污水治理战场,从城市闭环模式到农村创新实践,一系列可复制的经验正在重构水资源安全格局。
水资源供需的动态平衡是治理的核心命题。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5928.0亿立方米中,农业用水占比仍达61.6%,但较上年减少24.0亿立方米,而非常规水源供水量增至251.6亿立方米,占比提升至4.3%。这种结构变化在城市治理中尤为显著:安徽淮北投资16.3亿元构建污水"收处用"闭环,通过350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使污水处理厂进水BOD5浓度从72.18mg/L飙升至122.95mg/L,再生水利用率达32.7%,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
技术创新正在改写污水处理的效益公式。北京某排水集团项目攻克厌氧氨氧化技术难题,使污水处理能耗降低40%以上,总氮去除贡献率达78.2%,斩获国际水协研发突破类金奖,成为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项目。福州更实现技术落地突破,其研发的PVDF膜修复技术使旧膜性能接近新膜,每10万吨处理规模可节约成本300万元,目前已在56.3万吨/日处理规模的污水厂应用。
城乡治理的不均衡仍是突出挑战。海南白沙通过GIS管网管理系统,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23.3%提升至64.3%,并建成全省首个县城尾水人工湿地,使排放水质升级至地表水准Ⅳ类。但云南腾冲的实践暴露共性难题:一个自然村治理需三四十万元,而省级奖补仅6.6万元,资金缺口导致部分设施"建而不用"。对此,楚雄双柏创新"八个一点"筹资模式,整合财政、社会、群众力量,实现治理覆盖率85%以上。
中科蔚蓝提醒您: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指出,"十四五"以来我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升至0.580。从淮北的系统治理到双柏的因地制宜,从北京的技术突破到福州的降本实践,水资源治理正形成"技术创新+制度保障+多元参与"的中国路径。当断流河流重现生机,当污水化身"第二水源",水资源安全的屏障正在加速筑牢。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