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水资源保护提质增效治理与挑战并存 时间:2025-11-26   访问量:0

      近日,水利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用水效率持续提升,但违法取水、区域治理失衡等问题仍制约水资源安全保障。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与节水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水资源保护正进入“系统治理、精准施策”的新阶段。


水资源保护


    治理成效显著水生态持续改善

    2024年,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4%和5.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80。污水处理领域成果突出,截至2024年底,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超99%,全国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逾6500座,日处理能力达2.45亿吨。

    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成为治理关键。北控有3座污水处理厂入选国家绿色低碳标杆厂,通过MBBR工艺改进、零碳源投加等技术,实现污水处理与能源回收双赢,部分出水作为生态补水或工业回用。某水务在常熟的水源地修复项目,凭借“鱼草联合调控”专利技术,解决了夏季藻华难题,让水源地实现生态重生。节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形成农业、工业、城镇三大领域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多重挑战待解监管仍需加码

    尽管成效显著,水资源保护仍面临刚性约束。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显示,黄河流域山西、山东、陕西3省违法取水问题突出,宝鸡市存在71起无证取水案例,晋中部分企业超量取水导致河道断流。数据造假现象时有发生,宝鸡市水利部门将1300余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尾水违规纳入再生水统计,虚报利用量。


水资源保护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部分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管网覆盖率低,县级城市污水处理率虽达95.2%,但出水标准与一线城市仍有差距。工业节水短板明显,山西某酒业等企业长期违规取用地下水,地方部门“以罚代管”导致问题反复。

    政策发力构建多元治理体系

    针对突出问题,顶层设计持续完善。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意见》明确,到2030年建成一批“河安湖晏、水清鱼跃”的幸福河湖,强化流域统一治理与岸线管控。《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形成万亿级节水产业规模,通过“节水贷”、水资源税减免等政策激发市场活力。

    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大。贵州普定县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13家非法取水企业整改,8家企业补办取水许可,实现“查处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70%,推动处理厂全面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水资源安全保护既是生态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当前,我国正通过“系统治理+刚性约束+市场驱动”的多元路径,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随着幸福河湖建设深入推进与节水产业升级,水资源将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人水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