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为指引,通过严格执法、技术突破和全民参与,推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 90.4%,首次超过 90%,提前实现 “十四五” 规划目标。这一成绩背后,是工业转型、城市治理、科技创新与公众参与的协同发力。
一、工业绿色转型:从 “污染大户” 到 “循环标杆”
钢铁行业曾是工业废水治理的 “硬骨头”。包钢集团通过科技创新实现 “华丽转身”:投资近百亿元建成国内钢铁行业首例大规模浓盐水 “零排放” 项目,采用 “深度处理回用 + 蒸发结晶分盐” 技术,每小时可处理 350 立方米工业废水,95% 的水重新投入生产,每年减少黄河新水消耗近 300 万吨,剩余 5% 的浓盐水转化为高纯度工业用盐。其外排水口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 类,氟化物年减排量达 112 吨,彻底改写 “钢铁 = 高污染” 的刻板印象。
二、城市治理升级:从 “邻避困境” 到 “生态惠民”
东莞清溪厦坭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开创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先河,日处理能力 5 万吨的设施藏于地下,地上建成生态公园,化解 “邻避” 矛盾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休闲空间。深圳茅洲河治理则是超大城市治水的典范:通过全流域 “厂、网、河” 一体化调度,3 万建设者创下单日敷设管网 4.18 公里的纪录,运用智能检测机器人、底泥处理厂等技术,水质从劣 V 类提升至 III 类,消失多年的蓝尾虾重现河道。如今,茅洲河治理经验已在雄安新区、西安等地复制。
潍坊奎文区作为典型北方城市,通过沙窝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实现雨污合流 “清零”。该厂日处理污水 6.6 万吨,出水达一级 A 标准,白浪河、虞河水质稳定在 III 类,位列潍坊市前三。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预警系统,使污染溯源处置时间从 days 缩短至 hours。
三、技术创新赋能:从 “治水难题” 到 “科技突围”
在高难度废水处理领域,DTRO 反渗透膜技术展现出强大实力。某垃圾填埋场采用该技术处理渗滤液,出水 COD 低于 100mg/L;某制药企业处理废水后 COD 降至 50mg/L 以下,色度去除率超 95%。上海交通大学团队更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突破,构建的需钠弧菌工程菌株 VCOD-15,可在高盐废水中 2 天内降解 5 种有机污染物,为石化、海洋污染治理提供全新方案。
智慧水务系统则让治水更精准。深圳环水集团的自适应调度平台实现 “无人干预、秒级计算”,配水能耗降低 5%;武汉武水集团的区块链 BaaS 平台为水质数据 “上链存证”,提升公信力。
四、全民共治格局:从 “政府主导” 到 “多元协同”
检察机关与公众形成监督合力。湖北老河口市 “益心为公” 志愿者发现李家沟污水直排后,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推动整改,铺设管网 3.8 公里,水质恢复达标。贵州仁怀市检察院联合志愿者,促使赤水河流域 200 余户生活污水纳管,投入 300 万元建设收集系统。
社区自治模式同样成效显著。云南宣威市凤凰街道通过 “院坝协商”,发动群众参与污水管网建设,形成 “你帮我家、我帮你家” 的共治氛围,推动管网覆盖率大幅提升。彭水自治县组织小学生 “云参观” 污水处理厂,将环保理念深植下一代。
五、国际经验输出:从 “中国实践” 到 “全球方案”
中国治水经验正走向世界。中国电建在突尼斯承建的哈姆敦污水处理站,日处理 5.3 万立方米污水,产出的中水用于灌溉,每年节约 1800 万立方米淡水,沼气发电系统还可满足自身用电需求。突尼斯国家卫生办公室负责人贝泰比表示:“中国技术为北非水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范本。”
中科蔚蓝提示:从 “污水横流” 到 “清水绿岸”,中国污水治理的成功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对立。通过政策刚性约束、技术创新突破、全民广泛参与,中国不仅实现了水环境质量的历史性提升,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绿色发展路径。正如包钢集团负责人所言:“水资源循环利用不是替代选项,而是未来必由之路。” 这一理念,正在黄河之滨、长江两岸乃至全球干旱地区播撒希望的种子。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