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水作为生存之本、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其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同步开启,我国纪念活动主题聚焦“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凸显了水资源保护在当下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从全国水资源利用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实现了水资源利用方式的深层次变革。自2014年以来,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1.7%、55.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30提高到0.576。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指出,我国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节水制度政策逐步建立,联合多部门印发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和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累计建成1763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145个节水型城市、2.1万个节水型工业企业,并将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指标纳入国家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节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累计推动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714项,吸引社会资本95亿元,23个省份出台“节水贷”金融产品,贷款金额超过2100亿元,大力推进节水技术转化推广并开展水效领跑者行动。
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水利部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国家水网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建成以来,累计调水量超过698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76亿。2022年开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以及正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的西线工程,都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今年1月通水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有力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3200万人口的供水安全。此外,积极推进国家水网重大结点工程建设,2022年以来开工了黑龙江林海、重庆向阳等20项大型水库以及江西大坳、广西大藤峡等13项大型灌区,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同时,31个省份省级水网建设规划已印发实施,水利部启动省、市、县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国家水网体系。
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各地积极探索有效举措。以潜江市为例,近年来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四维治理体系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聚焦四湖总干渠、东荆河等重点水域,创新构建动态水质监测预警机制。2025年首季度监测结果显示,汉江潜江段、东荆河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田关河、西荆河等主要河道基本稳定在地表水Ⅲ类标准,区域水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夯实。在饮用水安全保障上,强化水源地规范化管理,加强汉江泽口、红旗等两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常态化巡查,推进“千吨万人”集中式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整治,实现两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惠及百万群众饮水安全,并推进地下水型水源替代工程优化城乡供水格局。同时,强力推进排污口治理,累计完成113个长江排污口溯源整治,针对通顺河、总干渠等重点水域创新实施“一口一策”分类整治方案,完成66个重点排污口治理,随着洪湖流域总干渠支渠排污口排查启动,将为后续综合治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还统筹推进黑臭水体治理与生活污水处理,借力相关项目完成174个行政村污水治理、25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至43.96%,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此外,潜江市深化与周边地区合作,创新建立跨区域水质监测、污染联防联控及生态补偿机制,通过科学调度涵闸泵站、强化沿线管控、实施月度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等措施,构建起上下游共治共享新格局。
在水生态修复方面,不少地区取得显著成效。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作为北京密云水库主要水源地之一,境内潮河长119公里,流域面积3359.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出境水量0.94亿立方米,占密云水库入库量的14%。为护好水源,丰宁县系统推进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湿地保护与恢复等措施增强生态涵养能力,2018年以来完成造林绿化90.95万亩(潮河流域23.7万亩)、森林抚育46.32万亩(潮河流域4.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13%,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生态修复等工程,综合治理面积182.7平方公里,实施潮河“一主四副”改造工程提升水岸环境,全县森林每年可涵养水源8.68亿立方米,年减少淤积泥沙量0.15亿吨。同时强化污染治理,新建一座日处理3万吨污水处理厂并对原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在潮河沿线建设12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傍河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搬迁潮河干流重污染养殖企业12家,建设华电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科学划定化肥农药减量区,使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总量较2018年下降21%以上。此外,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实施监测能力提升及智慧化建设项目,建立23个监测点位持续开展总氮监测,建设潮河可视化系统监控点位70处实现智慧巡河信息化管理,并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河长和网格员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近几年,潮河出境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地表水二类及以上标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中科蔚蓝提醒您:尽管我国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解决新老水问题依然任重道远。水利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未来,通过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三大体系”、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体制机制法治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全力以赴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保障我国水安全作出新的贡献,守护好珍贵的水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