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聚焦水资源现状:各地多措并举守护水安全 时间:2025-07-18   访问量:0

    在全球水资源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各地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挑战。然而,从河套灌区的农业节水实践,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再到各地在污水处理、水网建设等方面的努力,一幅全社会积极应对水资源问题的生动图景正徐徐展开。


聚焦水资源现状:各地多措并举守护水安全


    河套灌区:农业节水的成功样本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的河套灌区,紧邻黄河,却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约150毫米、蒸发量约2200毫米,现有耕地面积1370万余亩,水土资源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从工程、管理、农艺等方面入手,全力推进节水工作。

    在工程方面,不断推进灌区设施升级改造。2024年底竣工的内蒙古黄河干流水权盟市间转让二期工程河套灌区复兴灌域渠系工程,衬砌国管渠道142.16公里,每年供水能力增加1.4亿立方米,行水天数由原来的150天缩短到130天左右。同时,进行信息化改造,水位监测、调闸、流量测试全部实现自动化运行。截至2024年底,河套灌区国管渠道衬砌长度达1311.9公里,衬砌率达63.7%,灌区工程运行条件全面改善。

    科学管理也是关键。河套灌区建成1284处通信站点和2141处数据监控点,水利通信专网实现灌区全覆盖,通过传感器组成的信息网络实时掌握水资源情况。巴彦淖尔市还推动注册成立了358个水务合作社,以亩次计费,降低了用水量。此外,依据耕地面积、作物种植种类科学合理计划用水量,河套灌区2761个国管直口渠全部实现精准计量。

    科技节水同样成效显著。在杭锦后旗蛮会镇红旗村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园区,全新的黄河水直滤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通过多次过滤达到滴灌标准,每台设备可节水节肥节药30%。巴彦淖尔市灵达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田间气象站、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点等精准掌握土地和水的数据,实现水肥精准调控,相较于传统灌溉,亩均节水40%、节肥35%。


聚焦水资源现状:各地多措并举守护水安全


    宁夏: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创新实践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西北内陆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59方,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2,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国家限量分配的过境黄河水。面对这一先天劣势,宁夏创新机制高位推动,构建完善的水资源“一管到底”机制。2024年,宁夏取水量60.87亿立方米,控制在国家年度分配指标内,其中非常规水利用量达3.83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56%,用水结构持续优化。

    在改革创新方面,宁夏完成全国跨省域水权交易第一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第一单,并创新“金融+水资源”模式推动35家金融机构发放用水权质押贷款7.54亿元。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合同节水+水权交易”机制入选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四水四定”细化措施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先行区建设典型案例在黄河流域推广。

    通过实施农业、工业、城镇全领域节水,宁夏2024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30.8%、10.1%,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在农业领域,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81万亩,占灌溉面积的5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领域,23个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规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97.3%;城镇领域,5个地级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2022年宁夏城镇再生水利用率38.8%,宁东煤化工园区建成全国首个废水“近零排放”园区。

    在供水保障方面,宁夏实行“骨干工程专管+田间工程群管”模式,2024年实际灌溉面积达1079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46万亩,引黄水量逐年减少稳定控制在56亿立方米左右,支撑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农村供水领域,通过“互联网+城乡供水”示范区建设,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8.38%、规模化供水工程服务人口比率93%,19个县(市、区)达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标准,并建成集调度、运行、监控于一体的供水管理服务数字平台。在黄河流域保护方面,宁夏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2024年黄河宁夏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进出,新增治理水土流失937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77.7%,高于黄河流域平均值8.9个百分点。


聚焦水资源现状:各地多措并举守护水安全


    其他地区的积极探索

    在污水处理方面,广东丰顺县汤南镇和丰良镇的人大代表积极作为。汤南镇65名县、镇两级人大代表化身“政策讲解员”,走村入户讲解污水处理原理和好处,使村民态度从“我不建”转变为“我要建”。同时,代表们协助施工队解决管网铺设问题,并做好监督工作。截至目前,汤南镇已开工自然村数23个,建成污水收集管网48公里,7个自然村的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丰良镇各级人大代表同样以“政策宣传员”“民意传声筒”“质量监督员”三重身份,推动全镇77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开工率达100%,69个村完工,预计今年8月份全面完成项目建设。

    在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上,河南平顶山市在全省率先开展现代水网建设工作,致力于实现“三水互济、多库联动、南水北引、西水东调”的水资源配置格局。通过充分用好长江水、黄河水,统筹配置本地水,加快推进相关引调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对全市163座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和扩容工程,并建设水库之间的连通渠道和输水管网,实现多库联动。此外,通过南水北调中线、燕山水库引水等输水通道,将水资源向北部缺水地区调配,以及把西部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调往东部缺水地区。

    山东作为我国北方经济第一大省,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近年来,山东以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健全现代水网调度管理机制,在全国率先组建省级水网运行调度中心,率先建成并试运行省级骨干水网运行调度数字化平台。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自2013年11月15日通水以来,累计调水超110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城市缺水问题,4000多万人直接或间接受益。山东还通过生态调水,改善河湖生态,建成48条(段)省级美丽幸福河湖,覆盖全省16市。同时,引调水工程保障了乡村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2024年,山东省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达96%、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6%,12个受水市实现“双水源”保障,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

    中科蔚蓝提醒您:水资源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各地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为保障水资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全社会仍需持续关注水资源问题,不断探索创新,共同守护好这一生命之源。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