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聚焦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现状、挑战与突破 时间:2025-08-14   访问量:0

    水,作为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然而,当前全球水资源形势严峻,我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近日,记者深入调研了我国水资源现状以及污水处理领域的进展,旨在唤起全社会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


水资源保护


    根据水利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23年全国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但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6%,总量为25782.5亿立方米。在用水结构上,农业用水占比最大,达62.2%,为3672.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占16.4%,为970.2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占15.4%,为909.8亿立方米;人工生态环境补水占6.0%,为354.1亿立方米。同时,我国用水效率稳步提升,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2022年相比,分别下降6.4%和3.9%(按可比价计算)。

    尽管用水效率有所提高,但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在部分地区,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生态问题。与此同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使得水质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面对这些挑战,各地积极探索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的有效路径。在山东聊城冠县,率先打造了首个中水回用项目“冠县工业用水厂”。该项目投资1.4亿元,于2023年3月投产运营,设计日处理规模7万立方米。通过“混合-絮凝-沉淀+煤砂过滤+消毒+清水池”组合水处理工艺,将县污水处理厂排放的中水深度净化,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应用于企业生产、环卫清扫、景观绿化等多个领域。数据显示,冠县工业用水厂每年中水回用量约1280万立方米,相当于每年节省一个东昌湖的蓄水量,既减轻了城市供水压力,又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用水成本,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024年,冠县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再生水利用配置省级试点。


水资源保护


    在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同样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公司距头屯河畔较近,为提高用水效率与污水处理水平,修建了集中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6万立方米,实现厂区废水零排放。采用预处理和深度处理水回用工艺,中水全部回用于厂区生产及绿化用水。不仅如此,八钢集团还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每年冬季可消纳当地城镇生活区污水处理厂约60万立方米中水。通过技术改造和精细化管理,公司吨钢耗新水量逐年下降,从2022年的4.10立方米/吨钢降至2024年的3.17立方米,今年年底有望降至3以下。

    而在山西,为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提质增效,各地积极行动。在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镇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浑浊污水经预处理、生化反应和消毒环节,转化为清澈的达标净水,日均污水处理量达4000吨到5000吨,解决了废水直排汾河支流的问题。忻州市静乐县污水净化中心尾水湿地建设项目,采用“生态渠+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稳定塘”处理工艺,对尾水进行净化,使水质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保障了汾河河西村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监察专员樊占春表示,截至今年7月5日,“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的285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完工198个,完工率69.5%。

    在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方面,淄博市成绩斐然。近年来,该市坚持“预防为主、规范建设、落实责任、依法监管”原则,以“水量保证、水质合格、监控完备、制度健全”为目标,连续6年对全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估工作。通过稳固水源供应防线、加大监测监控力度、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及强化保护宣传教育等措施,构建起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全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以上,其中太河水库水源地、大芦湖水库水源地、淄河地下水水源地(北下册)常年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标准以上,太河水库水源地多次达Ⅰ类水标准以上。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不仅关乎生态环境,更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各地的成功实践来看,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我们有能力应对水资源挑战。未来,应进一步加大在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领域的投入,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督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让每一滴水都能得到珍惜和合理利用,守护好我们的生命之源。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