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失衡中的突围:中国水资源安全与污水处理的破局之路 时间:2025-09-05   访问量:1008

2025 年 3 月 21 日首个世界冰川日,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发出严峻警告:全球 "天然水塔" 冰川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消融,威胁着 20 亿人的饮水安全。这一全球性危机映衬着中国水资源保护的迫切性 —— 作为全球 13 个缺水国家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水资源安全已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命题。


水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全国七大流域及主要河流水质优良(Ⅰ—Ⅲ 类)断面比例达 92.1%,同比上升 0.6 个百分点,浙闽片河流、长江流域等水质持续保持优良。这一成绩背后,是各地污水处理能力的显著提升:重庆市计划到 2025 年改造建设污水管网 5500 公里以上,实现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98% 以上的目标;浙江省通过深化 "五水共治",已建成 1 万余个生活小区 "污水零直排区",力争年底前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和出水水质达标率 "两个 95%"。

然而水质改善的同时,局部问题依然突出。一季度劣 Ⅴ 类断面比例微升 0.1 个百分点,滇池等重点湖泊仍受化学需氧量超标困扰。浙江省治水办坦言,部分地区存在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建管脱钩等问题,亟待通过大数据监管实现污水治理全过程溯源。这种矛盾折射出我国水资源治理的复杂性 —— 既要攻克点源污染的硬骨头,又要破解面源污染的持久战。


水资源保护


技术创新正在打开破局之道。郑州市通过活性焦过滤吸附技术对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 Ⅲ 类标准,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7.5 万吨;宿迁市创新 "再生水管家服务" 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再生水取用方案,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降本增效。2024 年全国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 251.6 亿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利用量 212.2 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 34.6 亿立方米,彰显技术革新带来的水资源扩容潜力。

深层挑战依然存在。2024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农业用水量仍占全国用水总量的 61.6%,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上年仅下降 5.3%。黄河流域虽在节水降耗上成效显著,但海河流域等北方地区水质改善压力犹存。专家指出,水资源治理需从 "工程思维" 转向 "系统治理",将重庆的管网改造、浙江的数字监管、郑州的技术升级有机结合,构建全链条保护体系。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示:从冰川消融的全球警示到再生水利用的中国实践,水资源安全正经历从危机意识到行动自觉的转变。当联合国强调 "保护天然水塔" 的紧迫性时,中国以 92.1% 的优良水质断面、251.6 亿立方米的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证明: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完善和全民参与,失衡的水资源天平正在重新校准。正如水利部数据所揭示的,每节约 1 立方米水,就是为未来多储备 1 立方米的希望。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