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但人均水资源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呈现“结构性突破与系统性挑战并存”的特点。
水利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5928.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占比61.6%,同比下降;工业用水占16.4%,生活用水占15.6%,人工生态环境补水占6.4%。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251.6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4.3%,同比增加39.3亿立方米,标志着水源结构优化提速。
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部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0.4%,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保持Ⅱ类。3033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82.3%,河长制实施成效显著。
技术创新成污水处理突破口。北京排水集团某污水处理厂的“红菌”技术获2024年国际水协研发突破类金奖,该技术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脱氮,能耗降低40%以上,运行成本降低25%以上,出水水质接近地表Ⅳ类标准,每年可节省大量电耗、药剂,减少污泥和二氧化碳排放。
深圳在污水资源化利用上成效显著。2024年深圳再生水替代自来水量超5000万立方米,全市90%以上道路清扫及绿化灌溉用再生水,日均节水超4万立方米。《深圳市污水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提出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达80%以上的目标。
太湖治理实现历史性突破,2024年水质总体达Ⅲ类,30年来首次全年达良好湖泊标准,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提至“优秀”等级。治理中实施560个项目,投资331亿元,完成生态清淤635万立方米,打捞蓝藻172万吨,上半年首次未监测到水华。
然而,挑战仍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仅45%,与城市差距明显。地下水超采问题虽改善,但治理成果需巩固。水利部数据显示,2024年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较2015年减少6.8%,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51%。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政策到技术,从城市到流域,我国水资源保护形成多元共治格局。随着国家水网建设推进和污水资源化技术推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之路将更宽广。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