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冰川消融时代的水循环突围:中国治水实践与全球水危机应对 时间:2025-09-22   访问量:0

    2025年首个世界冰川日,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敲响警钟:全球山区冰川正以史无前例速度消融,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冰川预计到2100年将消失一半,这直接威胁20亿人饮水安全。在此背景下,中国在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领域的实践,为全球提供了重要参考。


水资源保护


    全球水资源安全正面临“天然水塔”崩塌的严峻挑战。安第斯山脉冰川面积自20世纪80年代已减少30%—50%,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等冰川或于2040年前消失。冰川消融导致融雪季节提前,下游旱季河流水量骤减,中亚近千个冰川湖因融水过量威胁超10万人安全。

    中国以技术创新和系统治理应对危机。北京2024年再生水利用量达13.23亿立方米,占水资源供给总量三成多,北京某汽车工厂污水回用率超70%,年省水费约378万元。苏州高新某水质净化厂采用HPB技术,在不新增用地情况下,日处理能力从8万立方米提升至10万立方米,构建“双泥”共生微生物系统提升效率。


水资源保护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是攻坚战。山西2024年完成70个黑臭水体治理,吕梁某村通过“控源截污+生态修复”让4000平方米坑塘变清,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重庆江津区36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后水质达地表水Ⅲ类,永兴镇“截弯取直”河道成网红打卡点,群众满意度超90%。

    国际社会也在积极探索。以色列光-水协同技术使每立方米灌溉用水产出翻倍,智能滴灌系统结合光照调控,水分利用率超95%。其“北水南调”工程年输水4亿立方米,为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当前仍存在城乡治理差距,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待提升。专家指出,需强化“节水优先、系统治理”理念,构建多元共治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强调,保护“天然水塔”需全球科学研究、政策协调和实地行动。从北京再生水管网到山西农村坑塘,中国实践表明,技术创新与制度保障结合,是应对全球水危机的有效路径。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