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m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万元GDP用水量同比下降4.4%。然而就在同年5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的典型案例却揭示,长江流域多地仍存在污水直排、水体黑臭等突出问题。水资源保护正呈现出"总量改善与局部恶化并存、效率提升与短板突出同在"的复杂图景。
数据层面的积极信号尤为显著。2024年全国降水量达717.7mm,较多年均值偏多11.4%,大中型水库蓄水稳定,地下水水位总体上升。用水结构持续优化更成为亮点:农业用水量较上年减少24.0亿m³,非常规水源供水量则增加39.3亿m³,占比提升至4.3%,地下水开采量同步减少35.5亿m³。在长沙县工业园某污水处理厂,通过HPB先进工艺实现处理效率翻倍,配套的1.2万吨/日中水回用设施让污水变"第二水源",厂区光伏发电更实现低碳运行。
但污染治理的攻坚仍面临严峻挑战。距离长江干流不到3公里的九江李家山泵站,2024年已直排污水26.6万吨,其中氨氮浓度超标12.2倍。上海市2023年竟有3500余万吨污水直排长江,371座防汛泵站中124座存在雨季排污问题。更令人揪心的是,昆明市西园隧洞多年直排污水导致螳螂川水质长期为劣Ⅴ类,长沙市污水收集率从2021年的35.6%降至2023年的26.1%。
技术创新正在成为破局关键。广东某环境研发的强化耦合反应器技术,通过"植物+微生物"生态链设计,使污水处理厂用地节省40%,运行成本降低三分之一。其开发的智慧运营云平台在福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中,实现异常数据自动预警、运维全程闭环管理,破解了分散站点监管难题。长沙县某污水处理厂更将污泥含水率降至50%以下协同焚烧,单位水处理碳排放减少20%以上,斩获湖南省建设工程最高荣誉"芙蓉奖"。
专家指出,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水资源保护需求。湖南省2023年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达标规模占比仅25.1%,远低于70%的国家要求,部分地区甚至编造数据应付考核。而重庆8家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某鸡冠石厂年溢流污水达900万吨,暴露出管网建设不足的深层短板。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长沙县的生态化治理样板到绿日环境的AI智慧平台,技术创新已提供可行路径。但要真正筑牢水安全屏障,更需破解"重末端治理、轻源头防控"的惯性思维。当31123亿m³的水资源总量遇上26.6万吨的直排污水,数字对比早已明确:水资源保护既要守住数据改善的成果,更要补齐污染治理的短板。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