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水资源安全:在约束与治理中守护“生命之源” 时间:2025-10-14   访问量:1008

    202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较多年平均值偏少6.6%,而同期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仅70.4%——这组来自水利部与国务院环境状况报告的数据,勾勒出我国水资源安全的现实图景:在总量约束趋紧的同时,水污染治理仍需突破瓶颈。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供需矛盾始终是基本国情。2023年全国用水总量达5906.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比62.2%,虽较上年减少108.9亿立方米,但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仍达347立方米。更值得关注的是,非常规水源供水量仅占3.6%,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而水质改善的基础尚不牢固,尽管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升至89.4%,但劣Ⅴ类断面仍有0.7%,辽东湾、长江口等近岸海域污染问题突出。

    污染防控的“攻坚战”在流域间持续推进。2023年8月,山西某能源公司趁暴雨偷排260余吨高浓度氨氮污水至黄河一级支流沁河,造成1738.76万元生态损害。此案中,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侦查,不仅对7名责任人追究刑责,更推动企业承担全部赔偿费用,并促成水利、公安与检察建立执法衔接机制。这一案例成为“河长+检察长”机制落地的生动实践,全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8.4万件。


水资源保护


    系统治理正在破解复杂污染难题。西江作为南方生态廊道和“黄金水道”,曾因船舶污水直排威胁饮用水安全。2024年梧州市检察机关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推动海事、交通等9部门建立协同机制,创新“有偿加油+免费收污”模式,使船舶污水接收量较上年增长132%。如今西江粤桂交界断面持续优良,梧州市水环境质量在全国排名跃升11位。技术创新同步发力,离子交换法等技术已实现电镀废水重金属回收率超90%,推动污染治理从“末端处置”向“资源回收”转型。

    政策体系的支撑不断强化。《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水资源保护目标,云南通过“九湖保护条例”修订构建法治保障,河南将污水处理率纳入“十四五”刚性指标。在资金支持下,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万平方公里,万元GDP用水量较上年下降6.4%,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初显。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黄河流域的司法联动到西江的跨域共治,我国正以“节水优先、系统治理”思路破解水资源困局。正如水利部数据所显示的,用水效率提升与污染治理攻坚的双重发力,正在为“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愿景筑牢根基。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