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但人均综合用水量仅421立方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污染问题仍制约着水安全保障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污水处理提质到流域生态复苏,一场全方位的水资源治理变革正在推进。

水资源治理的首要突破点在于污水处理的"提质增效"。福建南安某水质净化厂的建设现场,桩基设备轰鸣作业,这座预计2026年完工的半地下式花园厂,设计总处理规模达5万吨/天,处理后尾水将达地表水Ⅳ类标准,远期年回用水量相当于5个泉州西湖库容。与此同时,南安同步推进150.3公里污水管网改造,已完成32.57公里建设,从收集端确保污水应收尽收。这种"处理+回用+生态"的模式并非个例,武汉某污水处理厂通过分布式光伏与中水回用技术,成为国家级绿色低碳标杆厂。
技术创新为污水资源化提供核心动力。北京某公司的"循环式异相光催化氧化技术"已在多个工业废水项目中落地,处理效率较传统工艺显著提升,污泥产量大幅减少。在再生水利用领域,乌鲁木齐2024年再生水利用率达47%,内江通过18处市政取水点建设,将再生水广泛用于道路冲洗与绿化,利用率提升至33.7%。

流域协同治理让多条母亲河重焕生机。断流26年的永定河已连续5年全线贯通,2024年Ⅲ类及以上水质河长占比达93.7%,这得益于京津冀晋四省市的"五库联调"与数字孪生监测系统搭建。京杭大运河则连续4年实现全线通水,2024年有水时长首次超百天,彰显了跨区域调度的成效。
数据背后仍有挑战待解:全国非常规水源供水量仅占4.3%,地表水环境中总磷超标问题依然存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需以科技创新拧紧"水阀",通过流域统筹与市场机制激活水资源价值。从长江流域跨省水权交易到水利REITs上市,一系列改革正推动水资源从"资源"向"资产"转化。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南安的花园厂到永定河的生态廊道,水资源治理已从单一净化迈向系统循环。正如水利部数据所展现的,在用水总量微增的同时,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3%,节水与再生利用正成为破解水安全难题的关键密钥。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