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水资源保护:在平衡中突围的中国实践 时间:2025-10-17   访问量:1007

    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大中型水库蓄水稳定,地下水水位总体上升。这份数据勾勒出我国水资源保护的积极态势,但3・16湖南耒水铊污染事件等案例也警示,水资源安全仍面临风险挑战,而污水处理领域的创新实践正为破局提供路径。


水资源保护


    总量充裕背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5928.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占比达61.6%,虽较上年减少24.0亿立方米,但仍是用水大户。更值得警惕的是突发性污染风险:2025年3月,郴州市某水泥企业拆除窑炉产生的含铊灰尘经雨水冲刷入耒水,致跨市断面铊浓度超标30%,虽经应急投药处置后水质恢复,但暴露了工业污染防控的薄弱环节。同年9月,昆明宜良县因暴雨致养殖场污水渗入备用水源,再次敲响水源地保护警钟。

    农村污水治理的突破成为亮点。四川省巴中市创新“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自用-大家用-备用”三级处理体系,实现80%污水资源化,惠及110余万人,单户建设成本仅2500元,年运维费低至2000元。广东饶平则通过“生态塘+人工湿地”组合技术,将上东村的臭水塘改造为净水系统,日处理污水160吨,运维成本较传统设施降低75%,2024年提前完成222个村治理任务。南通市更构建智慧监管体系,用电力大数据实现20吨以上处理设施全覆盖监管,治理率达61.9%。


水资源保护


    工业污水处理的技术革新同样关键。山东企业研发的“焦化脱硫废液回收精制盐技术”,能将废液转化为纯度99%以上的工业盐;“污水深度脱氮MOBR技术”总氮去除率超95%,已在市政污水厂提标改造中应用。这些技术让工业废水从“污染源”变为“资源库”,呼应了2024年工业用水效率提升的成果——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上年下降5.3%。

    水利部数据显示,2024年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251.6亿立方米,占比提升至4.3%,地下水源供水减少35.5亿立方米。这一增一减的背后,是“开源节流”战略的深化。但专家指出,要实现水资源安全的长治久安,需进一步强化工业污染源头管控,推广农村污水治理的低成本模式,让技术创新与制度保障形成合力。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耒水的应急处置到巴中的生态循环,中国的水资源保护正走在“风险防控”与“高效利用”的平衡路上。当每一滴污水都能被精准治理,每一片水域都能得到严密守护,水资源方能真正成为永续发展的支撑。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