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6%,但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首次突破90%。”水利部与生态环境部的最新数据,勾勒出我国水资源安全的复杂图景:总量短缺与质量提升并存,保护与治理正进入深水区。

水资源供需紧平衡态势持续加剧。2023年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25782.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同比减少明显,而农业用水仍占总量的62.2%。与此同时,污染风险尚未根除。山西沁源某企业趁暴雨偷排260余吨高浓度污水入黄河支流,造成1738万元生态损失,7名责任人被判刑;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化工车间非法排放50余吨含重金属废水,污染灌溉渠,负责人获刑一年半。
监管加码成为治污关键抓手。贵州普定县检察院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拆除企业1.2公里非法取水管道,推动13家企业整改,8家补办取水许可。沿黄九省检察机关去年办理公益诉讼案件超千件,“河长+检察长”机制让执法监管更具刚性。政策层面,2024年《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密集出台,明确2025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需达100%。

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点亮破局希望。北京构建智慧水务平台实现四级节水“一网统管”,宁波通过数字赋能将管网漏损率降至行业低位;安徽淮北建立再生水全链条利用体系,成为工业企业“第二水源”;广元农村采用“沼气池+旧粪坑”模式,推动污水治理率突破45%。截至2024年,全国水污染治理市场规模近2万亿元,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较上年增加36.5亿立方米。
但挑战仍存:污水处理企业应收账款高企、农村治理设施薄弱、核心技术待突破等问题突出。专家指出,需深化“厂网一体”运维改革,加大管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同时通过水权交易激活市场活力。

中科蔚蓝提醒您:2025年《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已启动实施,氮磷总量控制、排污口监测监管等举措正落地见效。从黄河支流的生态修复到城市管网的智慧升级,水资源保护正从被动治理转向主动防控,在紧平衡中守护“生命之源”。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