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水资源保护:在紧平衡中探寻破局之道 时间:2025-10-20   访问量:1007

    “2023年全国水资源总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6.6%,但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首次突破90%。”水利部与生态环境部的最新数据,勾勒出我国水资源安全的复杂图景:总量短缺与质量提升并存,保护与治理正进入深水区。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供需紧平衡态势持续加剧。2023年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25782.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同比减少明显,而农业用水仍占总量的62.2%。与此同时,污染风险尚未根除。山西沁源某企业趁暴雨偷排260余吨高浓度污水入黄河支流,造成1738万元生态损失,7名责任人被判刑;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化工车间非法排放50余吨含重金属废水,污染灌溉渠,负责人获刑一年半。

    监管加码成为治污关键抓手。贵州普定县检察院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拆除企业1.2公里非法取水管道,推动13家企业整改,8家补办取水许可。沿黄九省检察机关去年办理公益诉讼案件超千件,“河长+检察长”机制让执法监管更具刚性。政策层面,2024年《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密集出台,明确2025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需达100%。


水资源保护


    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点亮破局希望。北京构建智慧水务平台实现四级节水“一网统管”,宁波通过数字赋能将管网漏损率降至行业低位;安徽淮北建立再生水全链条利用体系,成为工业企业“第二水源”;广元农村采用“沼气池+旧粪坑”模式,推动污水治理率突破45%。截至2024年,全国水污染治理市场规模近2万亿元,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较上年增加36.5亿立方米。

    但挑战仍存:污水处理企业应收账款高企、农村治理设施薄弱、核心技术待突破等问题突出。专家指出,需深化“厂网一体”运维改革,加大管网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同时通过水权交易激活市场活力。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2025年《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已启动实施,氮磷总量控制、排污口监测监管等举措正落地见效。从黄河支流的生态修复到城市管网的智慧升级,水资源保护正从被动治理转向主动防控,在紧平衡中守护“生命之源”。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