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2025年6月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但5928.0亿立方米的年用水总量中,非常规水源占比仅4.3%。这组数据揭示了我国水资源治理的现实图景:总量相对充裕与利用效率不足并存,而污水资源化正成为破解困局的关键抓手。

工业领域的节水革命正在悄然发生。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工业园区,某再生水厂将处理后的污水转化为工业“第一水源”,再生水回用率达90%,帮助企业年用水成本降低42.8%,年减排百万吨污水。这一实践呼应了山西省“推进再生水作为工业第一水源”的政策导向,该省明确2027年黄河流域市县再生水利用率力争达40%。技术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这个再生水厂的“新水岛”智能设备实现工期、占地、人力成本均减少90%,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50%,已在光伏、化工等多领域落地应用。
农村污水治理则走出了因地制宜的特色路径。四川省巴中市创新“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模式,将农户污水通过“小三园自用—林地共用—氧化塘备用”三级处理,全市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80%,户均建设成本仅2500元。河南漯河市某村曾因牛羊肉加工废水直排陷入“产业兴而环境衰”的困境,当地通过建设日处理300吨的污水处理站及4500米管网,使出水指标全部达标,不仅恢复了村容整洁,更吸引外迁企业回流,年产值持续突破亿元。

污染防治仍需警惕局部风险。2025年6月,上海崇明区因河道养护人员违规使用“扑草净”除草剂,导致河水污染引发芦笋枯萎,经检察机关介入督促治理后才恢复清澈。这一事件警示,水资源保护既要靠技术升级,更要靠监管落地。
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治理提供保障。国务院《节约用水条例》明确2027年节水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则强调“三水统筹”的系统治理理念。从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到农村污水资源化,从技术创新到制度保障,中国正构建起多层次的水资源保护体系。

中科蔚蓝提醒您:正如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所言,水生态保护需从污染防治为主转向系统治理。当山西的工业再生水流入生产车间,四川的农家污水滋养出菜园绿意,水资源正从“消耗品”变为“可再生资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的生态动能。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