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2025年6月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但用水结构优化与污染治理仍面临挑战。从江南滨江新城的生态实践到西南流域的司法护航,我国正通过系统治理、科技赋能与法治保障,探寻水资源安全保护与高效利用的平衡路径。

水资源供需矛盾与污染治理仍是核心考题。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5928.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比61.6%,生活用水同比增加17.0亿立方米。尽管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251.6亿立方米,占比却仅4.3%,再生水利用潜力尚未充分释放。而珠江流域部分河段曾因畜禽养殖污染、河道“四乱”等问题,一度出现水质恶化,凸显治理紧迫性。
系统治理理念正在重塑水资源保护格局。南京某国投构建的“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三维体系颇具示范意义:通过优化供水格局保障年2.91亿立方米原水供应,搭建智慧水务平台实现1900公里管网“一网统管”,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100%。在四川达州,农发行累计投放62.13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新建污水处理厂114座、铺设污水管网633公里,覆盖129个乡镇的治理网络显著改善了区域水环境。

科技与金融创新为治理注入新动能。某国投应用精确曝气系统使污水处理厂年均节能15%,其江水源热泵系统年减碳13.18万吨,相当于5300亩森林的碳吸收力。金融支持同样关键,该企业通过发行气候债券等融资超200亿元,而达州农发行35.2亿元专项贷款则为污水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北京市2024年再生水利用量达13.23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7.5%,印证了技术升级的实践价值。
法治保障成为破解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福建龙岩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监督模型锁定80处跨区域污染点位,推动拆除河道违建、清理垃圾5吨,实现闽粤赣三省交界断面水质100%达标。贵州独山检察院针对黑神河污染问题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清理违规光缆13.5公里、清淤2.8万方,并建立起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衔接机制。多地出台的排水管理办法,则从制度层面规范了设施建设与运营管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反映的用水效率提升,到各地涌现的治理样本,我国水资源保护已从单点整治迈向系统治理。但4.3%的非常规水源占比仍警示,水资源集约利用任重道远。唯有持续深化“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思路,才能实现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