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水资源保护:在总量改善与结构优化中破局 时间:2025-10-29   访问量:1003

     水利部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大中型水库蓄水稳定,地下水水位总体上升,水资源生态基底呈现向好态势。但在这份乐观数据背后,城乡污水处理失衡、工业节水深化等结构性挑战仍待破解,水资源保护正从"总量保障"向"质效双升"深度转型。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供需格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5928.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占比61.6%,较上年减少24.0亿立方米,而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251.6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9.3亿立方米,占比提升至4.3%。用水效率持续优化,万元GDP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4.4%,工业领域尤为突出,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已达94%,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城乡污水处理呈现"两极分化"特征。海南省通过"六水共治"攻坚战,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9.43%,农村污水治理率从80.1%提升至84.9%,31条考核河流断面达标率100%。但全国层面农村污水处理仍显滞后,2025年预计治理率仅31.50%,中西部地区不足15%,与城市96.81%的处理率形成鲜明差距。这种失衡在黄河流域更为突出,山西省沁源县曾发生企业偷排260余吨高浓度污水入黄河支流事件,最终企业承担1738万元生态赔偿,7名责任人获刑。


水资源保护


    技术创新与制度协同成为破局关键。工业领域,某钢铁企业采用电化学除垢技术实现循环水药剂零投加,山东日照某纸企通过"预处理+双膜法"使水重复利用率达95.93%;市政污水领域,珠海某水务集团联合高校将废旧MBR膜转化为脱氮装置,使碳源消耗降低30%;前沿探索中,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研发的电化学技术可从尿液中回收89%氮、96%磷,转化为高值肥料。制度层面,"河长+检察长"机制成效显著,黄河流域通过联合督办查处非法采砂、违法排污等案件10余起,推动建立跨区域协同治理机制。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尽管成效显著,深层挑战仍存:农村污水治理设施整改率不足90%,中西部与东部处理率差距达3倍;工业废水资源化成本高、标准缺失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专家建议,需进一步完善农村治污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标准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护航"推动水资源从"安全可控"向"价值再生"跨越,让"生态好水"真正转化为"经济活水"。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