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2025年6月发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地下水水位总体上升,水资源供需格局保持稳定。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最新监测数据表明,2025年1—9月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达89.0%,但化学需氧量、总磷等指标仍在部分流域超标,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仍需精准发力。

总量稳增效率提升水质改善任重道远
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28.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比61.6%,生活用水占15.6%,工业用水占16.4%。值得关注的是,用水效率持续优化,万元GDP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4.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0。
供水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024年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251.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3%,较2023年增加39.3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则减少35.5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显著。但水质改善仍存短板,2025年第三季度,松花江、海河等流域仍处于轻度污染状态,209个重点湖库中4.8%为劣Ⅴ类水质,总磷超标成为主要问题。
技术创新破局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面对水质治理挑战,先进技术成为核心支撑。碧水源自主研发的振动MBR技术,通过机械振动替代传统曝气,能耗降低20%以上,已在全国落地多个示范项目。太仓市某水质净化厂采用该技术处理污水7.5万吨/天,出水用于城市河湖生态补水,厂区顶部建成体育设施与花园,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砀山某污水厂二期应用振动MBR技术后,日节约用电超2100度,药剂消耗减少10%-20%,出水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有效解决了工业废水污染难题。某水务集团研发的速粒技术则实现突破,在佛山三水工业园污水厂处理高比例工业污水时,占地缩减50%,建设周期缩短2/3,氮磷去除效率大幅提升,为低碳氮比污水治理提供了新方案。
多元治理发力城乡污水全域覆盖
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各地探索出可持续的治理路径。四川巴中市推广“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模式,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庭院“小三园”灌溉,剩余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浇灌林地,全市行政村污水有效治理率达69.8%,资源化利用率超80%。通过“政府补助+村民自筹”的投入机制和群众参与的运维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污水“建不起、管不好”的难题。
在云南文山州,采用“州统筹+县主导+乡负责+村组织+组落实”的五级治理体系,组建工匠施工队,通过群众投工投劳降低建设成本,农村污水治理率达66.35%。海南三亚则通过“投建管养一体化”平台,对农村污水设施分类整改,将处理标准与农业灌溉需求衔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数据改善到技术突破,从城市治理到乡村覆盖,我国水资源保护正迈向系统性治理新阶段。未来,需持续强化非常规水源利用,扩大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完善城乡协同治理机制,让水资源安全防线更加坚固。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