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水资源安全防护网持续织密技术创新与多元治理共护清流 时间:2025-11-06   访问量:1008

    水利部2025年6月发布的《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地下水水位总体上升,水资源供需格局保持稳定。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最新监测数据表明,2025年1—9月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达89.0%,但化学需氧量、总磷等指标仍在部分流域超标,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仍需精准发力。


水资源保护


    总量稳增效率提升水质改善任重道远

    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28.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比61.6%,生活用水占15.6%,工业用水占16.4%。值得关注的是,用水效率持续优化,万元GDP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4.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0。

    供水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024年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251.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3%,较2023年增加39.3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则减少35.5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显著。但水质改善仍存短板,2025年第三季度,松花江、海河等流域仍处于轻度污染状态,209个重点湖库中4.8%为劣Ⅴ类水质,总磷超标成为主要问题。

    技术创新破局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面对水质治理挑战,先进技术成为核心支撑。碧水源自主研发的振动MBR技术,通过机械振动替代传统曝气,能耗降低20%以上,已在全国落地多个示范项目。太仓市某水质净化厂采用该技术处理污水7.5万吨/天,出水用于城市河湖生态补水,厂区顶部建成体育设施与花园,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水资源保护


    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砀山某污水厂二期应用振动MBR技术后,日节约用电超2100度,药剂消耗减少10%-20%,出水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有效解决了工业废水污染难题。某水务集团研发的速粒技术则实现突破,在佛山三水工业园污水厂处理高比例工业污水时,占地缩减50%,建设周期缩短2/3,氮磷去除效率大幅提升,为低碳氮比污水治理提供了新方案。

    多元治理发力城乡污水全域覆盖

    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各地探索出可持续的治理路径。四川巴中市推广“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模式,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庭院“小三园”灌溉,剩余污水经集中处理后浇灌林地,全市行政村污水有效治理率达69.8%,资源化利用率超80%。通过“政府补助+村民自筹”的投入机制和群众参与的运维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污水“建不起、管不好”的难题。

    在云南文山州,采用“州统筹+县主导+乡负责+村组织+组落实”的五级治理体系,组建工匠施工队,通过群众投工投劳降低建设成本,农村污水治理率达66.35%。海南三亚则通过“投建管养一体化”平台,对农村污水设施分类整改,将处理标准与农业灌溉需求衔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数据改善到技术突破,从城市治理到乡村覆盖,我国水资源保护正迈向系统性治理新阶段。未来,需持续强化非常规水源利用,扩大先进技术应用场景,完善城乡协同治理机制,让水资源安全防线更加坚固。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