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水资源安全与污水处理:在保护与治理中筑牢生态屏障 时间:2025-11-10   访问量:0

    水利部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但人均水资源量仅2300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全国每日排放废水总量约2.59亿吨,其中生活污水占比75%,工业污水占25%,水资源安全与污水处理面临“禀赋不足”与“污染防控”的双重考验。


水资源保护


    现状:总量充裕与人均短缺的结构性矛盾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位列世界第四,但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人均占有量持续偏低。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5928.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61.6%,工业用水占16.4%,生活用水占15.6%。尽管用水效率稳步提升,万元GDP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4.4%,但污染排放仍对水资源安全构成威胁。

    工业废水因成分复杂治理难度大,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是城市治理的重点。2024年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达80.27万公里,但部分地区管网建设滞后,雨污合流、破损渗漏等问题突出,给污水处理带来压力。

    治理:多元实践破解污水治理难题

    在农村污水治理领域,四川省巴中市探索出“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模式,截至2024年6月,全市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80%,行政村有效治理占比69.8%。通过“单户联户处理+集中设施+氧化塘储备”的三级体系,实现污水就地回用,户均建设成本仅2500元,形成可复制的低成本治理样本。

    工业节水与再生水利用成效显著。河北迁安市作为缺水城市,通过工业废水循环改造、再生水管网建设,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97.12%,再生水利用率76.44%,万元GDP用水量降至17.7立方米,为工业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范例。在母亲河复苏行动中,信阳浉河、咸宁淦河等通过生态调度、河道整治与污水截流,实现了“有水河长”扩展与水质达标,浉河干支流5个监测断面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


水资源保护


    挑战:违法排污与设施短板仍存

    生态环境部通报的典型案例显示,污染防治仍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3月,河南焦作查获宋某某等人非法倾倒200吨化工制药废液案,高浓度废液严重破坏污水处理系统,涉案人员已涉嫌污染环境罪被追究刑责。安阳某药业则通过私设暗管排放未处理污水,被处以63万余元罚款,直接责任人被行政拘留。

    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同样突出。宁夏吴忠市因雨污合流管网占比超78%,“十四五”规划的43公里污水管网建设任务未完成,2023-2024年雨季3家污水处理厂累计23次溢流污水,超160万立方米超标污水直排黄河,部分污染物浓度超标30倍以上。此外,全国再生水回用率仅约24%,管网覆盖率低、利用成本高仍是主要瓶颈。

    展望:政策与技术协同推进治理升级

    针对现存问题,2024年生态环境部明确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需超95%,重点行业强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住建部要求2025年消除城市管网空白区,对进水浓度不达标污水处理厂实施“一厂一策”整治。农村污水治理目标也已明确,2025年治理率将提升至40%。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被动处理”到“主动保护”,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防控”,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正迈向系统治理新阶段。唯有持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补齐设施短板、强化科技赋能,才能在水资源禀赋约束下,实现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