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更多信息

新闻资讯

neWSCENTER
水资源安全与污水处理协同推进我国水生态治理迈向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11-11   访问量:0

    2025年6月,水利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地下水水位总体上升,水资源保障基础持续夯实。与此同时,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突破每日2.68亿立方米,处理率高达98.3%,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体系建设正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供需结构持续优化

    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28.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比61.6%,工业用水占16.4%,生活用水占15.6%。值得关注的是,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同比下降4.4%和5.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0,用水效率指标持续改善。

    水源结构优化成效显著,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251.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3%,较2023年增加39.3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则减少35.5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治理与水源置换工程成效凸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不断增强。

    污水处理体系提质升级技术政策双轮驱动

    截至2024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达4527座,其中日处理能力超10万吨的大型水厂有187座,MBR等高端处理工艺在新建项目中占比提升至31.2%。93.6%的重点流域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太湖、滇池等敏感水域更执行准Ⅳ类水标准,污染物去除效能显著提升。

    政策层面,多部门协同发力推进治理升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要求,2025年底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0%,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保持在98%以上。江苏、山东等地通过财政补贴、效能考核等方式激励设施升级,推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水资源保护


    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多元治理模式落地见效

    在水源地保护领域,日照水库流域某项目成效显著。该项目投资23.96亿元,通过建设52公里隔离栏、1.5万亩生态林和3处河口湿地,实现农药化肥零入库,库区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消失13年的中华凤头燕鸥重现库区。项目创新“生态治理+产业反哺”模式,有机农产品价值大幅提升,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农村污水处理方面,四川巴中市探索“分层截留资源化利用”模式,通过单户联户设施与集中处理相结合,实现80%的污水资源化利用,行政村治理覆盖率达69.8%,群众满意度超95%。湖北孝南某污水项目则依托智慧水务平台,实现7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远程监控与精准调控,为中西部乡镇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聚焦核心目标筑牢水安全屏障

    当前,我国水资源治理仍面临再生水利用率待提升、农村治理不均衡等挑战。按照国家规划,2025年全国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需达到25%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置率需提升至95%。未来需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推广智慧监测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完善“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流域治理到乡镇污水净化,从技术升级到模式创新,我国正以系统思维破解水资源安全与污水处理难题。随着各项政策落地与技术推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绿色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保障。咨询热线:15684397985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