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水资源危机呈现加剧态势。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指出,冰川融化使水循环愈发不稳定,洪水、干旱等极端事件频发。2024年,全球水相关灾害致8700多人死亡、4000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超550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中国水资源治理成效与挑战并存。
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东多西少”。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4.6%,而南方部分地区面临洪涝与污染压力。但治理成效显著,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首超90%,实现“九连升”,2025年上半年重点湖库水质优良比例达78.0%。
太湖治理是典范。2024年太湖水质达Ⅲ类,创30年来最好水平,上半年未监测到蓝藻水华,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首次达“优秀”。这得益于560个治太项目实施,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66.9万吨/日,构建“挡、引、控、捞”蓝藻处置体系,累计打捞蓝藻2400万吨。同时,流域工业污染防治深化,2万余家涉磷企业整治,削减原料磷使用4000余吨。
技术升级与制度创新是保障。沈阳于洪区升级3座污水处理厂,采用A²O+潜流湿地工艺确保出水达标。乌鲁木齐2024年再生水利用率达47%,1.28亿立方米再生水用于工业和绿化。“十四五”期间,我国开工12.9万项水利工程,投资连续三年超万亿元,南水北调工程调水超8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1.5亿。水利部完成92条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确定1335个生态流量目标断面。
但挑战仍在。2025年上半年受极端高温影响,8个湖泊发生水华,太湖等水华最大面积同比增加。城乡、区域差距明显,庆阳市2024年再生水利用率仅9.51%。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需持续发力。
中科蔚蓝提醒您:“十四五”收官之年,水利部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水资源配置等能力。“十五五”将扩展监测网络,增加水生态指标。从太湖到乌鲁木齐,中国正探索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这需要技术、制度和全民参与,以应对全球水资源危机。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