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数据的细微变化,折射着国家水资源安全的发展轨迹。水利部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但人均水资源量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在降水偏丰的有利条件下,我国用水效率稳步提升与污水处理能力持续增强的双重成效凸显,而结构性矛盾仍待破解。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成为显著亮点。2024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降至43.9立方米,较上年下降4.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0。用水结构持续优化更显成效:农业用水量较上年减少24.0亿立方米,占比降至61.6%;非常规水源供水量达251.6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9.3亿立方米,占供水总量的4.3%,地下水超采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正在破解治理难题。广州南沙某污水处理厂创新的“2+1”模式给出了工业与生活污水协同处理的答案。该厂针对三大工业园区与居民区的混合污水,采用“动态余量—实时配比”控制逻辑,通过智慧系统实时调整进水配比,搭配“数据—模型—设备”智能闭环控制,30秒内即可响应水质异常,使工业废水接纳能力与处理稳定性显著提升。这一案例入选全国村镇污水治理优秀案例,彰显了技术创新的实践价值。
在城镇治理层面,山东泰安的“闭环督导+连片治理”模式成效卓著。通过建立“市级统筹、县级主责、镇级落实”责任链,实施“督查—反馈—整改—复核”闭环管理,2024年投入1.88亿元完成49处设施改造,建制镇污水处理率提升至79%,51处设施全部实现专业第三方运维,其经验已在全省推广。截至2024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97.53%,县城处理能力基本满足需求。
尽管成效显著,水资源安全仍面临多重挑战。水利专家指出,我国70%以上城市群位于水资源紧缺地区,海河区等流域开发利用率超80%,地下水超采量仍达108亿立方米。农村污水治理仍是短板,距2024年40%的治理目标尚有差距,且区域治理水平不均衡问题突出。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量”的保障到“质”的提升,水资源安全保护任重道远。“南沙经验”的技术突破与“泰安样板”的机制创新证明,通过技术赋能、制度保障与协同治理,能够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随着智慧水务的普及与非常规水源利用的深化,我国正逐步构建起更具韧性的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咨询热线:15684397985
-
多地发力,共谱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新篇-山东中科蔚蓝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工作的重点,关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的提升。各地积极行动,通过完善制度、靶向攻坚重点领域、聚焦民生保障等多维度举措,在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白银市为例,近年来该市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创新构建水...
查看详情 -
多维度发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效初显-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在这两大关键板块持续投入,从政策引导到实践探索,从技术革新到公众参与,全方位推动工作进展,一系列显著成效正逐步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查看详情 -
多管齐下,全力推进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关乎生态安全、人类健康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从政策引领到地方实践,从技术革新到全民参与,一系列积极行动正全方位重塑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
查看详情 -
多地区积极探索水资源保护路径,守护生态根基-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在当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重要议题,而水资源保护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从繁华都市到偏远乡村,从广袤平原到山川河谷,各地正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力守护珍贵的水资源,为生态安全筑牢根基。 湖南在水生态保护领域成绩斐然。2024年,湖南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高达98.6...
查看详情 -
创新治理模式与全民行动并行,共护水资源生态新图景-山东中科蔚蓝环保新闻站
随着生态保护理念的深入,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议题。从西南山区到华北平原,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模式,同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共同绘制水资源生态保护的崭新图景。 在贵州,乌江水环境治理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乌江流域贵州段水质持续向好,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10...
查看详情